首页 - 评论 > 期待矢车菊睁开眼睛(且行且思)

期待矢车菊睁开眼睛(且行且思)

发布于:2015-12-24 09:46: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期待矢车菊睁开眼睛(且行且思)”,希望大家喜欢。

期待矢车菊睁开眼睛(且行且思)

张 烁

以下哪个造句更优秀?“天气很热,我想打110报警”,还是“天气很热,我想吃个棒冰”?“我跑得像狗一样快”,还是“我跑得像箭一样快”?“小弟弟找不到妈妈,我帮他一起哭”,还是“小弟弟找不到妈妈,我帮他一起找”……

乍看起来,应该是后者更“优秀”。一位妈妈也是这么认为,为了让女儿把“漂亮”的造句从“我的大门牙很漂亮,中间还有一条缝”改成“天上的白云很漂亮”,她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半天。可是,常写出这些“呆话”的女儿,换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一切就变了。

“老师真羡慕你,能看到春风在小朋友发梢上跳舞,能听见糖纸对糖果说再见……”这位老师不仅写评语鼓励女儿,还提醒父母:“技巧可以慢慢培养,但是孩子的率真和稚拙需要好好保护。”果然,女儿“端端正正”写出来的《美丽的矢车菊》,老师给了C,而《矢车菊的眼睛看得到》,却得到一个大大的A。老师解释:“前一篇是小孩刻意在模仿大人的腔调说话,而后一篇则充满童趣和灵气。”

后一篇是这样写的:“矢车菊有深蓝的眼睛,它能看到两只中午吵架的虫子,在天黑前和好;它能看到开累了的紫藤花,打着呵欠落下来……”文章的结尾问:“为什么矢车菊看到的,总和爸爸妈妈看到的不一样?”

矢车菊为什么能看到?因为孩子有一颗剔透的心,有自己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他们还没有磨掉棱角,其天然的纯真最为可贵。由此想起一次全国中小学征文比赛上,一位评委感慨:“学生作文为啥这么假?”也许,每个孩子最初都有童趣和灵气,可惜的是,在一次次不恰当的“指导”中,作文的套路被模式化,语言被“范文化”,写作更标准了,表达更准确了,灵气和个性却在削平棱角的过程中流失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时候,“矢车菊”看到的,老师、家长看不到,评分标准更“看不到”。考试“指挥棒”非要把孩子变成大人,即便老师、家长“看到了”也无可奈何。期待更多“指挥棒”看到孩子真正所需,期待更多矢车菊睁开眼睛。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4日 1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