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分析华人从业变化:上名校是致富捷径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华媒分析华人从业变化:上名校是致富捷径”,希望大家喜欢。 本报记者 王丕屹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日前发...
2014-08-15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让阅读回归为享受”,希望大家喜欢。
熊 建
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
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
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
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
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
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管是印在纸上,还是映射在手机屏幕上,只要它还是《论语》。电子化不一定让阅读变浅,关键是所读文本浅不浅。抱着纸书看穿越小说,跟捧着手机看人文经典,收获能一样吗?
减什么呢?减掉附加在阅读上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虽然不必尽除,但起码别一看《孙子兵法》就想着怎么拿它赚钱。有学者呼吁大家多读无用之书,就是针对我们太奔着实用而去、碎片化截取信息的时弊。多看无用之书,方成大用,这也是辩证法。
做到这两点,让阅读真正回归为一场享受,全民阅读才有可能形成无处不在的氛围,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创新力量的增加、道德力量的增强,也就不在话下了。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7日 05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TheONE智能钢琴即将亮相2015亚洲教育装备展”,希望大家喜欢。2015年3月18日,亚洲教育装备展(Worlddidac As
2015-03-18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国网的“学霸神器快易典智能家教机,5重大礼等你拿”,希望大家喜欢。 刚任性地过完羊年春节,沉甸甸红包带来的喜...
2015-03-11
热门文章
扬州老字号在台北推出“红楼宴”
安徽淮北“光耀相城”共产党员服务队努力当好“电保姆”
越来越多进口水果摆上“中国果盘”
左手梦想,右手爱情,太傻让我们情定剑桥
选择可叶优酵素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