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十二经经络走向图解(中医名词的经脉,经络,筋脉怎么快速区分)

十二经经络走向图解(中医名词的经脉,经络,筋脉怎么快速区分)

发布于:2024-07-31 14:52:08 来源:互联网

经筋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不是肌肉、肌腱类的筋肉组织,《内经·灵枢》中曾记载“非皮肉筋骨”,是“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

十二经筋与经脉的区别和联系:

1

经筋不直接隶属脏腑,故不冠脏腑之名;经脉则直接联络脏腑,且以脏腑命名。

2

十二经筋之起始,皆自四肢末端开始,所以手三阴经筋及足三阴经筋均呈反折走向;经脉则不同。

3

经筋缺乏循经流注传递的经间关系,基本都是独立的;经脉则具有顺序流注传递,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运转。

4

经筋没有经脉那样的“中空”,不直接运输血气,其所需的血气,依赖经脉的渗透濡灌。

5

经筋可由机体的“心脑”直接指挥,具有主动和随意运动的能力;而经脉则缺乏随意运动的能力,但经筋的运动对经脉发生着影响。

6

取穴方法之区别:

经筋取穴是“以痛为腧”,即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有形可查的阳性体征,也称“经筋病灶”;有时一个小的“病灶”可以引起一个大范围的疼痛,而把这此小“病灶”解除就可以治愈大范围疼痛。而经脉取穴多以“辨经取穴”为主,如同经取穴、他经取穴等,所取的穴位不一定是该病真正的“病灶”。故经筋腧穴和经脉腧穴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甚至在某一方面经筋腧穴更能显示它的特殊作用。《灵枢·经筋》曰:“其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 以痛为输”。正是由于经筋与经脉的区别,因此,经脉与腧穴的密切关系不见于经筋理论,才有了经筋病症以痛为腧,燔针劫刺的特点。

7

病候特点之区别:

经筋病候多是指经筋循行所过之处的筋肉、关节等疾患,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其次是转筋症,如《灵枢》:“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俯不伸”;《素问》:“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经筋病候的这种临床表现与现代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极为相似,而经脉病候一般包括十二经脉疾病和奇经八脉疾病。在临床上,经筋病多因风寒湿邪和劳损所致,其病理为“因结致病”,其病性多表现为寒证和热证;而经脉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所致,其病理为“不通则痛”,其病性多表现为实证和虚证。

另外,经脉病候有传变的过程,即“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是疾病传导途径之一;而经筋病变主要表现为“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的痹痛。

总之,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趾端,循行于体表,不深入内脏,没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没有“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标幽赋》)的循行规律,没有始于肺手太阴之脉,终于肝足厥阴之脉,如环无端,终而复始,的流注顺序,也没有阴阳表里两经以及同名经脉的交接程序。

经筋与经脉的的联系

  经筋与经脉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可绝然分割。

  我们可以打个比喻,经筋就像大地一样,有着大地的坤性、地性、母性;经脉则像河流一样,日夜奔流,周而复始。经筋是通道,经脉是河流,经筋是经脉的“着床”和载体。

  经筋作为经脉这条“河流”的“着床”,关系着经脉能否顺畅运行。一旦经筋这个“着床”发生了问题,那么经脉也就相应地受到影响,不能顺畅地流淌,气血也就不能正常地运行、通达周身。

  经筋为经脉提供“着床”基地,网络经脉,相随并行,同道交织,无处不达,为完成血气、精津的运行供给而发挥生理功能作用。 经筋是机体生存与活动能力来源之根本。

  总而言之,经筋与经脉,都是构成经络系统完整性的内容,二者密切联系,不可绝然分割。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为人体的正常运转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