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痛风发作一般持续多久(痛风十年,每年发作一次,没有每天吃非布司他,是不是说明好了)

痛风发作一般持续多久(痛风十年,每年发作一次,没有每天吃非布司他,是不是说明好了)

发布于:2024-04-11 10:22:01 来源:互联网

此处有两个明摆着的问题:

痛风每年发作,有没有吃药?

是有一阵吃有一阵不吃,还是已经停了很久的药?

想到此,又有两个问题:

有没有做过相关的治疗或者长期进行生活调理?

究竟现在尿酸有多高,有没有定期检查过?

这么多问题,看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回答的吧。而且,既然痛风十年,每年都在发作,为何不去规范降尿酸治疗呢?否则一定来不及。

好啦,我是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痛风科医生刘良运,首先我给的答案是,既然痛风还在发作,那当然说明并没有好。具体原因我们接着往下看。

痛风并不是一直都会疼,哪怕不吃药也会有不疼的时候

急性痛风发作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一般会出现突然反复发作的足趾、跖趾、踝等下肢关节单关节剧痛。

如果要确诊痛风,主要还是根据关节炎的发作情况、尿酸值、关节处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等相关情况进行诊断;尤其是年龄<25岁的年轻患者,还需要明确肾脏尿酸排泄情况。痛风的临床表现有什么特征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

起病急骤:痛风起病常常是在半夜或凌晨,多数患者发病前是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或者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关节刺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头痛等症状,一般在24~48小时内疼痛会达到高峰。有诱因影响:痛风的发作尽管是让人猝不及防,但是也是有诱发因素影响,有的因为晚上吃了一顿大餐或是喝了一顿大酒,有的因为熬夜,有的因为穿了一双并不合脚的新鞋,有的因为关节受累、受伤或受寒,有的因为情绪压抑等,凡此种种都是痛风的诱发因素。关节症状:关节疼痛当然是痛风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就像被数根针扎,或是被动物咬了数口等,也有少数患者是关节隐隐作痛;除了疼痛,受累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一般会呈现出暗红色,明显有肿胀,局部发热等情况,常常关节活动也受限。持续时间:痛风不会一直疼,我们称为自限性。也就是说,疼痛总会停下来。轻微的痛风发作,一般会经历数小时到数日,症状严重的一般也就是7~14天左右,临床也有持续1个月左右疼痛不止的情况。痛风疼痛过后,就进入无症状间歇期,这个时候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如果有红肿的情况,此时肿痛部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那么问题来了:痛风不疼的时候,也就是无症状间歇期会持续多久呢?其实不同的痛风患者,差异比较大。从第一次发作到第二次发作一般间隔1~2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那么间歇期就会越来越短,而发作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

像题主一样,每年发作一次的其实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前几天我就遇到一位患者,他就是每年冬春换季时急性痛风发作一次。但是,关于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间隔时间,还是有相关统计数据的:

第一次痛风发作后,约62%的患者1年内不发作;约16%的患者1~2年内不发作,约11%的患者2~5年不发作,约6%的患者5~10年不发作,约7%的患者10年内不会发作。

这个数据说明的就是,多数痛风患者一般两年内症状复发,其后每年会发作一次或者数年发作一次。仅有少数的“幸运儿”可以终身仅有一次单关节炎发作,其后不再复发。

痛风不治疗也没发作,是不是代表已经好了?

痛风不发作,就代表好了吗?其实前面已经告诉大家了,通常情况下,痛风发作可以持续数天至数周自行缓解,进入痛风间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缓解后,症状会消失,关节活动也会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的痛风患者没有间歇期,直接延续发展为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

通常来说,医生还是建议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患者立即到医院就诊,空腹抽血查尿酸,做消炎镇痛等方面的治疗,一般在起病后24小时内开始治疗。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急性痛风疼痛难忍,消炎镇痛治疗有助于及早进入间歇期;急性痛风会加速尿酸盐沉积和形成痛风石,消炎镇痛治疗可以中断尿酸盐沉积的过程。

痛风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相关治疗。这里主要让大家粗略了解一下缓解症状、碱化尿液以及其他药物的治疗。

缓解症状的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炎镇痛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以及生物制剂。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首选药物,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也是常用的缓解症状药物。在这两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才考虑激素用药等。碱化尿液的药物: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与尿液pH值有关,所以在急性痛风期进行碱化尿液的治疗,让pH值维持在6.2~6.9之间,也有利于阻止尿酸进一步成为尿酸盐结晶。一般采用碳酸氢钠、枸橼酸钾钠等常用碱化尿液的药物治疗。局部治疗的药物:局部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超声导药治疗等,局部药物治疗可以避免消炎镇痛药物带来的胃肠道反应、肝脏和肾脏反应等不良反应。

即便是消炎镇痛治疗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很长时间没有发作,也不代表痛风就和您说“再见”;何况像题主一样依旧每年发作一次痛风。为什么呢?

因为像题主一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就可能导致多关节受累,从急性期的关节局部肿胀,可能发展为局部骨质缺损和关节畸形。要知道,痛风间歇期尽管没有症状,但是临床检查也能发现问题。

血尿酸水平:通常来说,痛风如果没有进行治疗,血尿酸血尿酸大于420μmol/L,当超过这个尿酸盐的溶解限度时,人体内则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尿尿酸水平:在常规饮食状态下,可能>1000mg/d,而且这个测量结果还会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等情况。肾受损情况:高尿酸不仅仅可能造成痛风,还可以让肾功能受损,常规的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检查也能发现问题。X线检查:长期的痛风患者可以发现关节发作部位软组织肿块、骨内肿块、关节钙化、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周围骨质吸收、关节纤维强直、骨性强直等。肌骨超声检查:肌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双轨征”和“暴雪征”,尤其是可以发现尿酸盐结晶在软骨表面呈不规则线状沉积的情况。

痛风不规范治疗,也不发作或者是每年发作一次,我们需要担心的就是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或者肾脏。沉积在关节就有可能出现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就有可能出现慢性痛风性肾病或者尿酸性肾结石。这不是痛风好了,而是痛风进入了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从首次发作到进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间隔时间为3~42年,平均为11.6年。首次发作20年后,无痛风石的患者比例只有28%;20~40%的痛风患者有蛋白尿、肾结石的情况出现。

痛风的规范治疗不止是吃非布司他,也不仅是降尿酸

痛风是病,得治。逆转痛风,靠的不是看关节疼不疼,而是要看血尿酸水平是多少。血尿酸控制在多少合适呢?仅仅只有痛风,就降到360μmol/L以下;如果有痛风石或痛风肾,就要降到300μmol/L以下;血尿酸也不是越低越好,控制下限是180μmol/L。

怎么才能把血尿酸控制在以上的达标范围以内呢?刘医生有这九点建议送给大家:

①坚持降尿酸:坚持将尿酸降到达标值范围并维持在范围以内。通常来说足剂量的降尿酸药物治疗很重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或苯溴马隆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②注意预防用药:痛风急性发作就是因为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在血尿酸达标治疗前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内会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的情况,所以需要采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持续至少3~6个月的预防用药。③注意逐步降尿酸:尿酸降得过快也容易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通常是推荐每个月尿酸降低不超过60~120μmol/L。④注意饮食调理:高嘌呤、高果糖饮食的摄入容易导致尿酸升高和诱发痛风发作,所以要控制饮食,对动物内脏、甲壳类海鲜、浓肉汤、碳酸饮料、人工茶饮、功能饮料等要尽量避免,对于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鱼肉等肉类要适量,对于食盐、腌制品、罐头等要控制量,对于新鲜蔬菜、低果糖水果、低脂牛奶可以适量多摄入。⑤注意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随尿液排泄,推荐饮用白开水或者淡茶水、天然苏打水等,不建议其他饮料替代,一般建议每日饮水在2000~2500ml以上,保证每日排尿在2000ml以上。⑥注意限制体重:肥胖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控制体重有助于控制尿酸,也可以避免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建议每月减轻体重1.5~3公斤,直到保持在理想体重范围内。⑦注意适当运动:不建议急性期进行相关运动,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间隙期可以每周3~5次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步走、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如果运动出汗或者关节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时要注意补水。⑧注意忌烟酒:酒精会增加尿酸生成和减少尿酸排泄,尤其啤酒、黄酒和白酒等酒类,建议不要喝酒;吸烟与高血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密切关系,如果能戒还是尽量戒烟酒。⑨其他生活注意:受凉是痛风发作的诱因,要注意保护四肢关节不让其受凉;压力、不良人际关系等可以导致人体代谢紊乱,所以要避免压力,学会释放压力;过度劳累、作息不规律等都容易让免疫功能失调,所以也要及时调整。

痛风患者只有血尿酸持续达标,才可能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再发作或减少发作,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尿酸盐结晶才能溶解,关节功能才能得到改善。但是常常有些患者见到痛风不发作,也不管尿酸是否降下来,就开始停药;结果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受损和肾功能障碍,这也是让刘医生感到遗憾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