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喜雨亭记原文及翻译(喜雨亭记写了一件什么喜事)

喜雨亭记原文及翻译(喜雨亭记写了一件什么喜事)

发布于:2024-02-17 15:46:00 来源:互联网

  喜雨亭记写了这么一件喜事: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 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喜雨亭记其实写到了三件事作为铺垫: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 同母弟唐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 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 公元前 116 年 5 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 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 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 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 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作 自己儿子的名字 ? 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 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 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了。这就像逻辑学中 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 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 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 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 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 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 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两个朋友来了;霜 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 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 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 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 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 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 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 的。够不够 ? “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 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前两次不足,第三 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 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