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发布于:2024-01-14 21:10:01 来源:互联网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都是讲楚庄王和齐威王的故事,但其实“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最早是商朝帝武丁。

《史记·殷本纪》记载:一、背景介绍

盘庚时期,殷朝国力再次兴盛,但在小辛帝和小乙帝期间,殷朝国力又变得衰弱。

三、问题所在

缺乏称职的辅佐大臣。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愿景转变为战略,并进一步分解战略,变成可执行的方案。

但有个问题,当时朝内真的没有人可以担当大任吗?还是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天子与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呢?贵族和官员之间相互关联,盘根错节,需要引入其他利益集团来制衡现有大臣和贵族的势力,维护天子的统治呢?

把政事交给冢宰(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内事务的官。周武王死时,成王年少,周公也曾以冢宰之职摄政。)决定,自己三年不发表政见,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

这个事看起来很简单,但决策起来很不简单。

2、个人可以停下来观察、思考,但民众要生活,管理团队要维护,国家还要正常运转,政事也还要处理,怎么办?把政事托付给大臣,维持现状不变,自己抽身出来,做长远的考虑。那么就又面临两个新的问题:

(2)选择什么样的大臣托付政事呢?

这个人必须是天子信赖的人,能够代表国家利益,或者说是天子的利益;职位不一定特别高,但要能够驾驭贵族及其他官员;能力不一定特别强,但要能够维持现状,保证国家不出大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势力,但势力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发生政变;等等。总而言之,这个人是一个忠诚于天子、适合“守成”的大臣。

五、团队组建及战略实施1、任命傅说为国相的过程看似荒唐,实则充满了政治智慧。

抛开神秘主义色彩,武丁在观察国家风气的三年当中,听说了傅说的贤能,也大概知道了傅说的一些特点,但为什么要假借“做梦”这一极具神秘色彩的行为来选择和任命傅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2)贵族及官员们的态度

殷商当时国力衰弱,而国力衰弱往往对应的是大臣和贵族的势力强大。

即使贵为天子,也要考虑贵族和官员们的态度,突破常规的任用“贱民”,很有可能会落人口实,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毕竟位置空出来了,有实力的贵族和官员们都在盼望着自己被任命为国相,突然空降一个“贱民”来做国相,很难接受。

而对于傅说来说,如果没有官员和贵族们的支持,即使有天子支持,即使很贤能,也很难建功立业。但如果是因为上天通过梦境来举荐贤能的傅说给武丁,那么贵族和官员们就没话可说了,因为这是上天的旨意。

2、赐姓姓氏在那个时代是贵族专有的权力,是身份的象征。武丁并没有在任用傅说为国相的时候赐姓给他,使他变得尊贵,而是在傅说为国家建功立业之后,才赐姓给他。这里面涉及到几个细节的考虑:

(1)给自己留有余地;

(3)点评:先观察,后思考,再行动。大的构想与细节处理共同成就一件艺术品。

补充阅读楚庄王与齐威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

1、楚庄王即位三年,从未向国内发布过任何政令,日日夜夜寻欢作乐,还向国内下了道诏令:“有敢进谏的格杀勿论!”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手怀抱郑姬,右手怀抱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中间。伍举说:“希望向您进献一个隐语。”接着又说:“有一只鸟落在土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过了几个月,庄王更加淫佚放纵。苏从大夫就入宫进谏。楚庄王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苏从回答说:“舍身而使您贤明,这是我的夙愿。”楚王于是就停止淫佚作乐,开始处理政务,杀死了几百个罪人,擢升了几百个有功之臣,任用伍举、苏从管理政务,举国上下十分拥护。

2、齐威王开始即位以来,不理国事,把政事交给卿大夫办理,九年之间,各国诸侯都来讨伐,齐国人不得太平。于是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您治理即墨,毁谤您的言论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视察,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这是由于您不会逢迎我的左右以求得赞扬啊!”于是,封给他一万户食邑,又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城,赞扬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视察,田野荒废,百姓贫苦。从前赵军进攻甄城,你未能援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知道。这是你用财物贿赂我的左右来求得赞扬吧!”当天就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经吹捧过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于是发兵往西边进攻赵、卫,在浊泽打败魏军并围困了魏惠王。魏惠王请求献出观城来讲和。赵国人归还了齐国的长城。于是齐国全国震惊,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努力表现出他们的忠诚。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诸侯听到以后,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威王开始即位以来,不理国事,把政事交给卿大夫办理,九年之间,各国诸侯都来讨伐,齐国人不得太平。于是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您治理即墨,毁谤您的言论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视察,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这是由于您不会逢迎我的左右以求得赞扬啊!”于是,封给他一万户食邑,又召见阿城大夫对他说:“自从你治理阿城,赞扬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视察,田野荒废,百姓贫苦。从前赵军进攻甄城,你未能援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知道。这是你用财物贿赂我的左右来求得赞扬吧!”当天就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经吹捧过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于是发兵往西边进攻赵、卫,在浊泽打败魏军并围困了魏惠王。魏惠王请求献出观城来讲和。赵国人归还了齐国的长城。于是齐国全国震惊,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努力表现出他们的忠诚。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诸侯听到以后,不敢对齐国用兵有二十多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