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王羲之行书千字文(王羲之的学徒有哪些)

王羲之行书千字文(王羲之的学徒有哪些)

发布于:2023-12-13 09:28:01 来源:互联网

怀仁

我认为他是学王羲之的书法家中,书法水平最高的一个。

唐代书法家人才济济,光凭唐太宗选中怀仁制作集王圣教序一点,就说明怀仁的能力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

并且那个年代没有影印技术和ps技术,也不可能把王羲之的真迹裁剪粘贴,《圣教序》的字应该大部分都是怀仁临写的。

试想,一大堆王羲之的书稿,里面的字肯定大大小小不一致,为了把字集在一起,少部分可以直接双钩填墨摹下来,大部分要通过画九宫格的方式放大缩小才能把原本凌乱的字组合在一起。

《圣教序》用时二十年才告完工,耗费了怀仁一生的心血,其工作量不亚于编制四库全书。最后完成的《圣教序》得到唐太宗和世人的肯定,说明怀仁临写的字和王羲之亲自写的字一模一样了。

这一点恐怕王献之也做不到吧!

02

王献之

王羲之的第七子,他能继承家学革故鼎新,一改内擫为外拓,把字写得流光溢彩,使书法更具观赏性,其书风影响了几个朝代,和其父被称为“二王”,而且很长时间被业界推为第一,传世佳作《洛神赋十三行》。

03

智永

王羲之七世孙,苦研王羲之书法30载,其传世真迹《真草千字文》,笔法和《兰亭序》极其相像而多波折,妙趣横生。

04

赵孟頫

大家最熟悉的王羲之追随者,曾经苦临《圣教序》和《兰亭序》几百遍。行书笔法和王羲之如出一辙,结构更趋于和谐完美。楷书主要参王羲之《圣教序》的笔意,再融合李邕的一些笔法,看起来有一些魏碑的味道。

05

蔡襄

书学虞世南和颜真卿,虽然排于"宋四家"末尾,但其作品风格和王羲之最接近。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等。

06

颜真卿

初学褚遂良,对二王书法也有深入研究,后又得张旭笔法自成一体。其早期的楷书《郭虚己墓志铭》《多宝塔》都还保留着明显的二王书风。

07

褚遂良

师从虞世南,史陵等人,也深受欧阳询影响。后在宫廷为皇帝鉴定王羲之法帖,接触到大量王羲之真迹,心追手摹,久而久之他从王羲之的行书中悟出一种独特的楷书,人称“褚体”。

08

陆柬之

师从虞世南,晚年专临二王法帖,传世作品甚少,但一篇《文赋》足以令人赞叹。如果你只是粗看一眼,会误认为是看到了《兰亭序》,因为《文赋》的笔法竟和《兰亭序》惟妙惟肖,只是结体相对中庸,没有《兰亭序》那么风流。

09

虞世南

得到了智永的亲自传授,深谙二王遗风,唐太宗常和其讨论王羲之的笔法。传世代表作《孔子庙堂碑》,字字平和圆润,结构松散却暗藏精妙,我觉得虞世南很好的化用了王羲之的小楷笔法。

10

李邕

是唐代一位天才型的书法家,少年即已成名。好结交好友,靠卖文卖字画的收入扶危济困,甚至不惜挪用公款,几次因此入狱。其行书颇得二王神采。他的传世代表作《李思训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