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四十年,中国经济从温饱到小康,好日子在后头

四十年,中国经济从温饱到小康,好日子在后头

发布于:2018-12-17 08:2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四十年,中国经济从温饱到小康,好日子在后头”,希望大家喜欢。

四十年,中国经济创造奇迹

从温饱到小康,好日子在后头

本报记者 徐佩玉

改革开放40年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不是盖了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修了多少大道桥梁,而是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了。

中国老百姓从改革开放初期买不起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到家里慢慢添置起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汽车……生活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不再为温饱而发愁,稳步迈向全面小康。

“钱袋子”更鼓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全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了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了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的奇迹,如今,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

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工资性收入曾是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绝对主体,而今,经营、财产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也由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集体经营收入转为家庭经营、工资、转移收入并驾齐驱。

“民以食为天”,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吃”上体现得最明显。食品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比1978年的63.9%下降了34.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生活尚不宽裕时,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在外饮食的次数都较少。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居民在外饮食比重明显上升。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饮食服务支出1538元,比1993年增长15.7倍;农村居民人均饮食服务支出309元,比1985年增长65.9倍。

收入高了,生活更精彩。2017年全国旅游总花费约4.6万亿元,是1994年的45倍,年均增长18%,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出境游国家。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559亿元,比1991年增长超过22倍。

今年,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等惠民政策出台,进一步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增加获得感。每一个幸福家庭,都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成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17日 第 0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