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有把握(锐财经)

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有把握(锐财经)

发布于:2018-12-15 09: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有把握(锐财经)”,希望大家喜欢。

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有把握(锐财经)

本报记者 李 婕

中国经济将以何种态势收官?全年经济目标完成得怎么样?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经济运行数据,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来自不同部门发言人均表示,全年各项经济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工业、投资、进出口到消费、就业、价格,11月各项指标有涨有落。如何从指标变化来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有两点需要把握:第一,把中国的经济运行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结合起来看;第二,不孤立地看11月,把时间拉长一点,持续看经济的表现。

从中不难看出,当前中国经济有几个特点比较明晰。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从生产来看,1-11月,工业增长速度是6.3%,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均比1-10月小幅放缓0.1个百分点。从需求来看,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比1-10月加快了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9.1%,也比1-10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指标总体比较平稳。从就业来看,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8%,比上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继续保持增长。从价格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月份同比上涨2.2%,还是温和上涨水平。

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发展。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市场主体继续大量增加。1-11月份,新登记企业数量日均达到1.81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都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投资结构在优化。制造业投资从今年4月以来保持了持续回升的态势,1-11月增长9.5%,比1-10月加快了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今年以来持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快增长速度。

部分指标放缓但结构改善

单月部分指标增速的回落也引起关注。其中,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增速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处于50%的临界点。

对此,毛盛勇指出,如果看工业的表现,连续起来看会更加客观和准确。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是6.3%,和1-10月是基本持平的,小幅回落了0.1个百分点。就11月来讲,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几个产业影响。一是汽车行业增速下降下拉了工业增长速度;二是11月全球石油价格出现了一轮波动,跟它相关的石化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三是电子行业放缓比较多。这三个行业加在一起,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工业整个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亮点比较多,比如结构,包括代表中高端制造业的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毛盛勇说。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则针对PMI指出,从数据看,直观反映出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落,但同时结构持续改善的特征逐步显现。具体来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5%、51.7%和51.6%,分别比上月上升0.6、0.1和0.8个百分点,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同时,制造业多数行业仍处于扩张区间,其中,纺织服装服饰、铁路传播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制造业PMI位于52%及以上相对较高运行水平。

支撑经济运行有利因素多

临近年末,全年经济目标能完成吗?明年形势又会如何?

“总体上看,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可以较好完成。”孟玮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了6.7%,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回升到近年来较高水平,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利用外资稳步扩大,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毛盛勇则展望了明年的经济形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强,存在变数和挑战。从我们内部来讲,支撑明年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还是比较多,比如2018年整个经济运行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好的,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什么悬念。今年的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为明年经济运行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他说。

从需求角度来看,毛盛勇指出,尽管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一些波动,但是整个消费还是有潜力的。我国拥有接近14亿人口的市场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比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明年消费还是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随着“六稳”政策不断落实见效,明年投资也有望延续总体平稳,甚至稳中略升的态势。

孟玮表示,下一步将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根据市场主体需要及时完善政策,精准预调微调,引导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15日 第 03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