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创业导师身兼多职、导而不专现象严重有的只是空帽子

创业导师身兼多职、导而不专现象严重有的只是空帽子

发布于:2018-04-24 08:18:00 来源:人民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的“创业导师身兼多职、导而不专现象严重有的只是空帽子”,希望大家喜欢。

原标题:创业导师身兼多职、导而不专现象严重 有的只是空帽子

【焦点关注】创业导师不能只见“帽子”不见人

创业热潮下,创业培训和指导备受创业者追捧。

其中,创业节目的火爆便是佐证。灯光、舞台、资本、创业者……不同领域的创业导师凭经验为创业者提供指导,他们中不乏企业家和投资人,甚至一些文体明星也现身为创业者提供建议,他们身兼多职,并非职业化的创业导师。

和节目中的导师性质类似,现实中的创业导师身兼多职、导而不专现象严重。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然而由于各部门导师认证标准不一,导师库专业类别不均衡,成为创业导师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

创业需有导师引领

创业不易,创业导师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

“有的已进入资本运作阶段,有的正在商讨商业模式。”2016年9月,来自台湾的黄鹏,受邀成为福建三明学院的创新创业导师,他辅导的7个创业项目已有成效,这些项目,跨界合作迸发出的创意火花是最大亮点。

当前,创业导师深受重视,福州市印发有关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每年开展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活动,其中专门提出,创业导师指导有效的,给予奖励。此外,福州还将创造条件推荐创业导师参加各类优秀人才评选、培训、学习考察等活动,让创业导师和创业者共同成长。

在福建,各类创业基地、众创空间有500余家。由于创业导师是许多创业基地申报认定评级的必要条件,创业导师一直是各创业基地看重的重要资源。

为此,各创业基地“尊师重教”,或与有关部门的导师库合作,或邀请行业资深“大咖”,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优质创业团队进驻。

2015年4月,石狮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正式启动。在创业辅导方面,孵化中心一方面聘请知名企业家组成青商创业导师团;另一方面,聘请优秀青年企业家作为创业全线性辅导导师,为每个孵化项目配备1~2名导师。如今,孵化中心已被列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据介绍,创业导师可分为风险投资代表、成功企业家、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专家、政府管理部门人员、职业经理人5类,他们分别承担着创业资金支持、创业经验交流、创业技术支持、创业政策支持以及创业指导等相关职能。

“只是一顶空帽子”

“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建议”“针对性不强”“见名不见人”……采访中,不少创业者对创业导师有这样的微词。

目前,许多地方并未建立统一创业导师库,现有各类导师库分散在多个部门,认证条件不一,导师库专业类别存在失衡现象。

以福建省火炬创业导师备案名单为例,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约占总数的59.07%,职业经理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3.33%,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家所占比例达到22.36%,而作为创业资金支持重点的风险投资代表仅占10.97%,创业政策支持的政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占比最低,为7.59%。

根据数据分析显示,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大多提供营销、管理等培训,然而创业辅导涵盖内容多、范围广,这类培训占全部内容的近六成的比例显得过高;财务、法律、税务等专业在培训内容中未能体现,不利于创业者获得全方位指导。

“我们的时间有限,无法深入有效地开展创业指导。至于这个名头碍于相关部门的面子,才应下的。”采访中,一位企业家创业导师坦言,创业导师的名头对他而言“只是一顶空帽子”。

此外,创业导师行动仍然以政府机构为主牵头,被动式的行动和服务影响服务效益和质量。福建省火炬创业导师中,有38位导师从未有过指导初创企业履历,占创业导师数量的16.03%。

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秘书长谢芙蓉透露,由于一些导师库专业类别不够齐全,在组织相关评选赛事活动时,经常存在“借用”导师,甚至“挖墙脚”的现象。

采访中,一些创意基地负责人也表示,创业项目涉及行业较多,很难逐一配备专项导师。而且创业导师认证部门相对较多,造成认证困难。据了解,目前,共青团、人社、科技、教育等部门都设有创业导师库。

由于缺少统一规范的认证体系,加上有资质的导师数量不能满足需求,许多创业基地导师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有的基地由运营方自任导师,有的创业培训不规范,甚至存在误导创业者的现象。

激发导师辅导创业企业的活跃度

面对创业导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认证管理不统一现状,业内人士认为,要加强创业导师职业化建设,做到评选与管理相结合,要协调各创新创业关联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导师组织规范化管理,从而聚集更多门类专业人士,提高人才储备能力。

在创业导师职业化方面,目前国内已有飞马旅、黑马营等商业化辅导培训机构。福建省青年创业促进会秘书长黄绍庆认为,应积极推动确立创业辅导的市场机制,发挥导师组织的市场作用。

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师刘旭表示,由于创业导师行动具备特有的功能和市场属性,可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导师工作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激发导师辅导创业企业的活跃度。

此外,还可以实施创业导师分类分级管理,实现导师与企业之间的精准对接,为创业者提供精准服务。刘旭认为,要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业导师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创业导师运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指导创业。“一方面编制创业导师工作指导手册,规范创业导师的行为准则、工作流程等,给创业导师提供必要的创业指导工作参考;另一方面,创建创业导师学院,设计较为完整、适用的课程体系,对企业家、投资人等创业导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使其更科学、更规范地指导创业者。”来源:工人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