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一个月内连续牵手四家银行京东加快金融科技输出步伐

一个月内连续牵手四家银行京东加快金融科技输出步伐

发布于:2017-12-06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一个月内连续牵手四家银行京东加快金融科技输出步伐”,希望大家喜欢。

一个月内连续牵手四家银行

京东加快金融科技输出步伐

柯 文

11月27日,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宣布推出“工银小白”数字银行,打造首个国内银行业开到互联网平台上的银行。这是京东金融今年5月战略牵手工行后,双方合作迈出的新一步。

此前不久,京东金融刚刚签下与浦发银行的全面战略合作、大连银行的直销银行APP、北京银行的风控建模等合作。短短一个月内,京东金融紧凑的步点引发业内关注,被解读为意在加快布局现代金融的步伐。

布局现代金融

大数据化 全场景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京东金融首席执行官陈生强看来,现代金融的具体指标可能很多,但说到底应具备两个特点——

其一,现代金融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将来,社会评价金融体系价值,不再是以其本身的发展指标为唯一衡量标准,而是以其能否有效、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率改善为标准。

其二,现代金融应全面实现普惠。金融不能只是部分有需求的客户才能享受的福利性待遇,而是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成为全社会共享的平等性服务。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那就是凭借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陈生强说。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一定程度上存在供需错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体现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想要化解这一矛盾,推动金融从“1.0阶段”进化到“2.0阶段”,既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存量,也要创造更多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增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金融科技应需而生。”陈生强说,无论是改善存量还是创造增量,金融科技都能发挥更大作用,帮助更多金融企业突破原有的发展瓶颈,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改变整个金融体系的成本效率。比如,让以人为主的传统运营过程转变为以机器为主,大幅度降低金融价值链上各环节的边际成本,以此来实现金融服务范围的无边界化,让每个人都有享受个性化、智能化金融服务的机会。

在和工行的合作中,京东金融用产品证明了金融科技能为银行创造的核心价值——数字化与全场景化,也就是无界金融。

所谓数字化,是京东金融将科技能力输出,与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块相融合,能像积木一样自由组合,像卡片一样自由分发,像插件一样自由嵌入与连接;所谓全场景化,是让金融服务不仅能够在互联网上打破服务场景局限,还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连接线上与线下,用户、产品和场景实现完美融合,体验更爽。

“在数字化和全场景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中,用户不用再去找服务,而是服务去找用户。”陈生强说,金融服务可以嵌入到我们身边每一个生产、生活场景之中,带来一种随处可见、触手可得的全新体验。“这就是金融科技为现代金融带来的新动力。”

聚焦实体经济

问题导向 全新服务

“没有实体经济的根,金融就没有持续的生命力。”在陈生强对京东金融的未来规划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被放在首位。

京东金融做过农村金融服务市场调研。农村养殖户的一句“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道出金融进村难的窘境。不只是养殖业,农村地区的很多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金融服务不解渴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农民增收致富,也不利于农村产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

今年初,京东金融在行业内首推数字农贷。这种全新的金融服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于农业生产的量化模型及农民的历史生产数据给农民授信,免抵押,免担保;二是通过生产量化模型,精准地把资金定时、定量投入生产过程,让农民贷款的每一分钱都不产生闲置费用;三是系统为农民做风险管理,辅助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

金融服务的小创新,给养殖业带来大变化。用上数字农贷后,很多没钱搞规模化养殖的农民实现了大规模养殖,并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养一只鸡可以赚3元钱,而贷款成本却只需要6分钱。原来1个人可以养殖1棚鸡,现在借助京东金融的全流程系统可以养2棚、3棚甚至更多。

“这只是我们的1.0阶段,数字农贷很快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入2.0阶段。”陈生强说,新技术不仅能让农村金融更加智能化,也可以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新模式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养殖,会引入物联网系统,实现生产量化模型与养殖管理系统、棚舍环控系统的打通,并配以人工智能算法,相当于为每一个棚舍配备了一个养殖专家,24小时自动监管养殖。

在这种监管下,系统除了自动投放饲料和水、自动清洗粪便之外,还能主动监测识别鸡的进食量以及排便量等生理状况,通过鸡叫判断疫病,专家还可以在线给鸡看病开药……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让我们感到很振奋,因为这也是京东金融正在和继续发力的重点。”陈生强说,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让生产、服务、生活等实体经济行为逐步可数字化,从而在不同的经济行为过程中建立规则、识别风险,并据此匹配更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从而真正实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美好生活

追踪趋势 全面对接

按照京东金融的未来规划,将不拘一格为人们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与工行的合作中,“工银小白”就把服务对象聚焦在年轻客户,为他们提供包括基础金融、投资理财、购物消费等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

以前,在互联网平台销售银行产品,客户由平台提供,渠道也由平台掌控,更重要的是平台上购买产品使用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而“工银小白”的模式是,客户要先开一个工行的二类账户,然后再通过该账户买银行的产品。

“工银小白”目前主要支持在线上开立工行的二类账户,在线办理资信证明等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产品,后期还会陆续增加投资理财、消费金融、个人授信、网点服务预约、贵金属众筹、普惠金融等更多服务。

在陈生强看来,想要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首先要探知到需求新趋势、新动向,而这正是具备大量数据支撑的京东金融之所长。与此同时,京东金融还能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帮助金融企业更好地改善服务,让金融市场的供需更加匹配。

未来,京东金融将进一步深化和工行的合作,通过建立模型,统计网点客户访问情况、年龄分布、客户年龄等信息,以及这些客户在网点购买产品份额的情况,帮助工行线下网点更快掌握客户信息数据,做好主动营销,做好客户关怀,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一手探知老百姓的需求,一手提供更合口味的优质服务,从而让金融服务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色添彩。”陈生强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06日 21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