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至关重要的信号(每月经济观察)

至关重要的信号(每月经济观察)

发布于:2017-04-10 06:3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至关重要的信号(每月经济观察)”,希望大家喜欢。

至关重要的信号(每月经济观察)

午 言

现阶段,我们应重点强调结构性改革和长期的战略调整,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市场各方对于货币政策的态度,需要理性回归

3月的经济大事不少。下旬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这个信号至关重要”,央行行长周小川说的这句话,让无数人竖起了耳朵。原文表述是这样的:“在实施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许多国家都存在流动性过剩”“现阶段,我们应重点强调结构性改革和长期的战略调整,不能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这个信号至关重要”。

今天看“量化宽松”,让人感觉复杂。政策大多因势而谋,为解决彼时突出矛盾而来,但多多少少又会有负面效应。回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在困境中徘徊,政策重点自然是尽快复苏,即便有副作用,也是需要承受的代价。正因为此,许多经济体相继开启量化宽松周期,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宽松政策创造的缓冲,让它们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然而,时至今日,近10年的全球超常规货币政策周期可能迎来“拐点”。

3月,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未来进一步加息的预期仍在,全球市场关于是否会收紧货币的讨论持续升温。的确,随着各国经济不同程度的恢复,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自然到了考虑如何以及何时退出的时机。货币政策不是万灵药,不能期待解决所有问题,这已成共识。同时,宽松货币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不能不引起重视。目前来看,尽管各国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方面步调不一致,但大趋势已基本形成。

就国内货币政策而言,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向常态回归。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自2008年9月起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2011年开始即回到稳健轨道。如今,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实施6个多年头,从实际情况看,既实现了由非常态向常态的及时回归,降低了货币过度宽松可能引起的风险过度积累,也有力支持了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应当说,这种渐进式的回归,不仅总体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政策创新。

尽管如此,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应担当什么角色,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主要用于总量调节,解决结构性问题并非其强项。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3月中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相关部委负责人就更具体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要化解这些失衡,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勉为其难,而必须是多政策协同作战,各领域改革齐头并进。

有人疑虑,这个信号是不是意味着要“钱紧”了?显然,未来货币政策的内涵和着力点,并不能简单用“松”或“紧”来概括。一方面,稳健是过去几年货币政策的“底色”,保持着稳定性连续性,但客观说,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时段在实际操作上可能是稳健略偏宽松。未来的货币政策应坚持稳健中性,不松不紧,既为合理经济增长提供必要流动性供给,又能为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创造必要压力。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通过创新也能直接支持结构调整,这些年,在扶持“三农”领域、小微企业及先进制造业上,货币政策定向发力已经有了不少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态度,也需要调整。正如周小川所说,“最近几年,很多公众作为投资者投资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或购买金融产品,因而会过分关注货币政策。结果放大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央妈”昵称的流行,折射出市场的过高期待,很多本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举措,在金融市场上被赋予各种与政策初衷不符的想象。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是金融机构、企业或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的过分热情和依赖,同样需要理性回归。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0日 1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