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退役”锂电何去何从?超威集团“一度电标准模块”成破题良方

“退役”锂电何去何从?超威集团“一度电标准模块”成破题良方

发布于:2016-05-16 12:12: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的““退役”锂电何去何从?超威集团“一度电标准模块”成破题良方”,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锂电池作为关键零部件,产能和销量迅速攀升。然而,与高速增长相伴的,是制造标准不统一、客户定制需求多样化、电池通用性差、产值利用率低、生产和售后成本高等问题,在这些问题当中,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安全回收与再利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一度电标准模块”及电池系统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超威集团潜心研究,首次提出“一度电标准模块”技术方案,将“退役”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电池运用到电动自行车、智能微电网中,进而实现锂电池的梯度利用,延长生命周期。目前,该实用新型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动力锂电陆续退役,“归宿”成问题

得益于政策扶持,大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国内一批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方面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动力锂电池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大量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向何处去成为一大难题。据专家理论推算,动力锂电池从开始使用到电池报废的寿命约为20年,当动力电池只能充满原有电量80%的时候,就不适合继续在电动汽车上使用。

既然不能使用,是否立即报废?针对这一问题,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动力电池尤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之后不一定马上进行报废处理,可以进行梯级利用。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专门作出规定,要求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利用应遵循先梯级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可见,动力锂电池梯度利用的时代已经到来。要想发展,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退役锂电“二次利用”。

超威“一度电标准模块”成破题良方

不日新者必日退。从2010年开始,超威集团就着力于锂电池回收体系的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反复试验,最终研发出“一度电标准模块”。据超威创元锂电总监程焱松介绍,“一度电标准模块”是指电压在48V,容量在21AH的标准模块,它集便捷性、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于一身。提及“一度电标准模块”的最大特色,莫过于它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与电动自行车、微电网之间,有效弥补电池间的性能差异。当动力锂电池容量衰减到80%时,就可以将退役下来的电池模组拆下,根据数据库信息,重新加以回收利用。

不仅如此,“一度电标准模块”在服务功能上的优越性也为“二次利用”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相比之下,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电池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台监测只能针对整组电池进行,而没法“落”到单元模块,在对退役电池进行数据分析时,效率比较低。而在“一度电标准模块”中,每个单元独立控制,独立接受监测,任何一个单元出现异常,后台都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GPS远程监控数据云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匹配相适应电池。相比其他锂电,“一度电标准模块”在退役时状态更好。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将模块进行匹配,大幅提高了退役电池的利用率。另外,一些模块还可以拆下作为移动电源来使用。“这无疑延长了电池组的生命周期,降低了它的使用成本。”程焱松说,这一举措相当于将动力锂离子电池寿命延长了二至三年,回收60%以上残值,进一步减少碳排放15%以上。

技术领先使企业发展动力泉涌不怠

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给企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如何搭乘好这辆车实现弯道超越?显然,另辟蹊径,以技术领先驱动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从2006年开始,超威积极投身锂电产业,先后引进丰田、三星等国外锂电产业资深专家,在技术上潜心研究、厚积薄发。这次“一度电标准模块”的成功研发,是超威推进锂电池生产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低成本化趋势的有力体现。目前,超威锂离子电池研发和制造技术已位居行业前列,多款动力电池进入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公告目录。此外,超威还依托动力电池产业积累的技术与经验,积极延伸产业链。今年4月,全国首辆正向研发,具有智能化、轻量化、模块化的新能源区域物流车在超威面世,对于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超威集团董事长周明明表示,要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伟大的公司,目标要清晰,路径要明确。面向未来,超威要打造两条产业生态链,一条是从动力电池到动力系统,再到电动车制造、销售;另一条就是从储能电池到储能系统关键零部件,再到储能系统,储能站,以此来支撑起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的企业使命。(吴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