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海归心中的LockinChina:归国就业“第一站”

海归心中的LockinChina:归国就业“第一站”

发布于:2016-01-14 12:28:00 来源:中国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国网的“海归心中的LockinChina:归国就业“第一站””,希望大家喜欢。

临近年关,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氛围。但对于王思宇(音译)来说,这个新年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就在年底的时候,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向王思宇抛来了“橄榄枝”,为他提供了一份薪资待遇都非常不错的“offer”。而这份“offer”在王思宇看来,在惊喜的背后更多存在着心酸的滋味。因为对王思宇这样的海归精英,这份惊喜来的有些迟了。

“我毕业于美国加州一所知名大学,学习金融专业。原本我想留在美国工作,但中国近几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各种机遇层出不穷,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回到家乡大展身手;加上人在他乡,激烈的竞争和陌生的环境还有生活习惯,都坚定了我回国的决心。”

诚然如王思宇所言,中国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对于海外留学群体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有80%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就业,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而在企业选择上,不仅外企这些传统平台成为海外留学群体的最终“归宿”,越来越多的国企在国际化拓展的需求下,也将目光瞄准了海归群体,可以说让海归群体日益抢手。但表面风光的背后,回到祖国的海归群体,真的能“功德圆满”,大展宏图吗?

“起初我认为,凭借我海外名校的留学经历,还有丰富的实习经历,拿到一份体面的‘offer’简直是手到擒来的小事。但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现实还是很‘骨感’:在开始回到国内求职的最初那段时间,等待我的不是卖方市场,而是处处碰壁。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和本地毕业生的竞争中完全占不到优势。那时我几乎试过了所有的求职网站,大而全的专业网站和高端的人才平台我几乎全都投送不下百份简历。但这样的急病乱投医的‘海投’却回应者寥寥无几,称心如意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我的家庭环境不是很好,父母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我不能在毕业就失业的环境中啃老。迫于生计和自尊心,我只能先找到一份助力的工作勉强度日,那时的感觉前途灰蒙蒙的,一片迷茫。”

王思宇的经历成为目前大多数海归群体归国就业的缩影。针对海归的高端垂直招聘平台极端缺失,使这些与国内求职环境脱节多年的精英群体大多“明珠暗投”,其中不乏想王思宇这样拥有高学历、新思维的佼佼者。但受制于教育体制和求职模式的影响,海归群体通常会在归国后盲目找寻所谓名气大或是高端的招聘平台求职。而实际上这些平台在传统招聘模式下,难以精准聚焦海归群体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片面以传统思维匹配海归群体与职位,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针对海归的垂直化招聘平台越来越成为这一群体迫切需求的得力助手。

“原本以为今后就会这样浑浑噩噩的混下去了。但一次海归的聚会成为我的转折点。一位学长向我推荐了一个专门针对海归群体招聘网站——Lockin China,并和我‘吹嘘’这个网站多么专业、精准。抱着将信将疑的心理,我尝试了一下,结果出乎我所料,不仅与其他招聘网站效率大不相同,而且具备更加合理的、针对海外留学生用户的独特操作模式,在注册后无需立即上传简历,系统会自动对人才测评,并根据数据计算生成用户画像并标记相应标签,更快捷沉淀用户信息基础,这就省去了海归群体‘盲人摸象’的尴尬。同时,独特的‘Match’系统,能筛选结果并精准推送信息,使用户能得到更加匹配的职位;而HR此时也能看到与筛选条件相符的简历,这样就使招聘效率能达到事半功倍。而最为关键的是,避免了海归群体在劣势的条件下与本地毕业生‘撕逼’。”目前网站上已有4万多的海归进行了注册。

“可以说,今天的这份心仪的offer,全都依赖LockinChina的鼎力相助。但对于我来说,想分享给未来‘同类’们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对于起点不要迷茫,只要选对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平台,职业梦的实现就不再遥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