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海外投资又迎重大利好:人民币加入SDR将拓宽投资渠道

海外投资又迎重大利好:人民币加入SDR将拓宽投资渠道

发布于:2015-12-02 11:15:00 来源:中国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国网的“海外投资又迎重大利好:人民币加入SDR将拓宽投资渠道”,希望大家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历史性的一刻!IMF表示,人民币将在SDR货币篮子中占据10.92%的份额。经调整后,美元的份额将占41.73%,欧元为30.93%。日元和英镑将分别占8.33%及8.09%。

继“研究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筹备多时的深港通和已经提上日程的沪伦通等一系列推进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政策相继出台,此次人民币成功“入篮”SDR标志着海外投资迎来又一重大利好,有助于拓宽个人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的渠道。

什么是SDR?

SDR是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缩写,其含义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权利。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与黄金、外汇等其他储备资产一起构成国际储备。SDR也被IMF和一些国际机构作为记账单位。

创设之初,SDR与美元等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IMF于1974年启用SDR货币篮子。2015年审查前,SDR货币篮子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主要国际货币。根据2015年11月30日的汇率,1单位SDR约相当于1.37217美元。

加入SDR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人民币成功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实质性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除此之外,人民币加入SDR对于个人海外投资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前提下,人民币“入篮”SDR意味着个人海外投资渠道将更加便利化。未来个人投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配置海外资产,到国外去投资不动产、股票、基金、债券,直接拿着人民币到国外买房将不再是梦想。因为人民币加入SDR,不用再走换汇等复杂流程,可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省去了各种繁琐审批手续,为一些资产高净值人群进行国外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当然,人民币加入SDR也为一些国外居民进入中国参与金融投资活动提供方便,为国内个人跨境投资和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开辟了便捷通道。

其次,正如加入WTO对中国实体经济改革形成倒逼机制一样,人民币“入篮”SDR无疑将助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从而给海外投资带来更多利好政策。人民币加入SDR前后,中国已采取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有利于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措施,我们可以期待的政策包括:

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QDII2)的落地,放松对跨境个人投资的限制。有了QDII2,那些有风险承担能力、资金规模的国内合格投资者,可以进行海外投资、境外实业投资、不动产投资和金融类投资;

深港通、沪伦通等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措施,加强在岸和离岸市场之间的联系。此外,加大沪港通交易额度、扩大标的的范围、加强两地交易所跨境监管合作等进一步开放措施,同样可以期待;

进一步扩大QFII、RQFII和QDII的参与者群体、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可能最终改审批制为注册制;

升级自贸区内的金融开放措施并扩大自贸区试验的辐射范围等。

海外投资,需要专业机构“保驾护航”

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拓宽海外投资渠道,无疑会为个人全球资产配置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海外投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风险的控制。

尽管境外有很多中国金融市场缺失的机会、产品和服务,但境外投资市场的规则以及相关操作技巧都不同于国内,境外资本市场的波动风险也比国内高。很多投资者对境外的法律法规、税务政策等不熟悉,根本看不清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在哪里,比如汇率波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违约风险等。若个人投资者盲目跟风,无形中就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性。所以对于高净值人士而言,最简单、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寻求专业机构“保驾护航”,帮助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

宜信财富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之一,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和大众富裕阶层全球资产配置的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宜信财富管理资产过千亿人民币,为20多万名大众富裕阶层和高净值人士提供了财富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服务。宜信财富提供多种海外投资产品及协助指导客户开设海外账户的一站式服务,契合投资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规避单一市场风险等全方位需求。

宜信财富依托全球化专业团队,展望全球不同机遇市场,覆盖最全面的海外产品线,精选最具投资价值的海外产品;通过区域性市场特色配置、周期性投资时点把握,为投资者获取全盘类别配置策略带来的基础收益;高度战略布局,将多个全球顶级资产管理产品首次引入中国,投资者有机会足不出户购买到全球最明星的基金产品。同时,宜信财富为投资者设计了多元资金出境通道,最大便利实现全球购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