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知名通信专家康钊:旁观华为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知名通信专家康钊:旁观华为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发布于:2015-07-08 17:14:00 来源:中新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新网的“知名通信专家康钊:旁观华为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读到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评论文章《企业文化是华为成功的关键》,文中着重介绍了华为“为客户服务”的企业文化,强调“思考的力量”和审慎的决策风格,提出华为的哲学是“思考能力是一个公司最可贵的品质”。

在很多人眼中,任正非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有强大突进意志的人,是一个具备强烈危机感、视员工为亲人、低调异常的人。但他在做重大战略决策前,总是迫使自己多花时间进行反思。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多疑、优柔寡断,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华为哲学的体现。

所谓企业哲学是指一个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或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社会活动及经营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或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个抽象反映。

托马斯·彼得斯说过:“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作为一家年销售收入465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4.9亿美元的华为来说,他的企业哲学就是“思考能力是一个公司最可贵的品质”,“思考的力量”是华为所强调的理念之一,他们坚信思考的力量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他的思维模式,不在于智商的差异,一个企业的运营也是如此,一个具有良好思考能力的管理者才能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思考和观念才是控制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成功的核心密码。

然而,思考能力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宝贵,但又常常是最为欠缺的资源。企业平庸和卓越反映在它的经营成果上,但经营成果的背后是人,是人的思维与思考模式,企业要取得成功,不但在于怎样行动,更在于怎样思思考,行动是思维的附属物。

任正非曾说过,思想家的作用就是假设,只有有正确的假设,才有正确的思想;只有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方向;只有有正确的方向,才有正确的理论;只有有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战略。

一个企业具有思考能力,绝不仅限于领袖一人,而是包括所有管理者甚至基层员工。但对于华为而言,思考并不等于盲目创新。任正非在2015年市场工作会议上讲道,“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非主航道的业务,还是要认真向成功的公司学习,坚持稳定可靠运行,保持合理有效、尽可能简单的管理体系。要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响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从1988年创建时一二十人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员工17万,分支机构遍布全球的世界500强企业,华为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与“思考能力是一个公司最可贵的品质”的华为哲学有极大关系,也阐释了华为为何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附:《企业文化是华为成功的关键》

作者:David De Cremer、田涛

如今,华为是91家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的中国大陆企业中唯一一家海外收入超过本国业务收入的公司。2005年,华为海外市场收入首次超过国内市场收入。2012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均超过了爱立信,成为全球电信和网络领导者。几年来,它一直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华为2014财年销售收入为465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4.9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华为如此成功,秘密是什么?成功往往由多个因素促成。像许多优秀公司一样,华为的成功源自能彰显其文化的特定价值观。我们采访了多名华为员工,阅读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所写的文章和主题演讲稿,了解了华为价值观驱动的企业文化。

成就客户

优秀领袖都会为其员工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任正非也不例外。他将客户放在首位。许多公司都宣扬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但又有多少公司真正把这一理念落到了实处?正因为真正做到了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任正非先生在华为创立之初就要求员工眼睛盯着客户,屁股对准主管的。举例来说,几年前,摩根史坦利投资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Roach曾带领机构投资者代表团造访了华为深圳总部。风险投资者造访华为,通常是希望投资华为。任正非委派研发体系执行副总裁费敏接待了这个代表团。后来Roach失望地说:“我们能为他带来3万亿美元的投资,他竟然不见我们。”任正非对此事的解释表明了他的心声,他说不论公司多小,如果是客户,他都会接待,但Roach不是客户。

另一个能体现华为“成就客户”理念的例子也是公司初创时期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偏远的农村地区,老鼠经常咬断电信线路,客户的网络联接因此中断。当时,提供服务的跨国电信公司都认为这不是他们该负责的问题,而是客户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但华为认为这是华为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此举让华为在开发防啃咬线路等坚固、结实的设备和材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华为也经历了一些需克服严峻气候挑战的项目,如,在喜马拉雅山埃佛勒斯峰6,500米处安装全球最高的无线通信基站、在北极圈内部署首个GSM网络等。还有些项目也让华为积累了经验。例如,华为在欧洲拓展3G市场时发现,欧洲运营商希望基站能占地更小、更易于安装、更环保、更节能且覆盖范围更广。基于这些要求,华为成为首家提出分布式基站概念的公司。这种新式基站使为大型网络设计的无线接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小型专用网络。这一创新降低了运营商部署基站的成本,因此迅速风靡欧洲。

艰苦奋斗

华为强调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机会。举例来说,华为成立初期,公司给每位新员工提供一床毛巾被和一个床垫。这样一来,许多加班到深夜的员工就可在办公室睡觉,而第二天中午他们也可在公司午休。华为一位员工曾说:“过去,垫子是努力工作的象征,这一理念今天已经演变为将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的奋斗精神。”

员工艰苦奋斗能使公司更具竞争力,这一理念并不难理解。但华为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每位员工都能接受这一价值观却并非易事。华为将价值观的落实纳入员工激励体系。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而是由员工持股。华为2014年年报显示,任正非拥有公司接近1.4%的股份,82,471名员工持有剩余股份。这种员工持股机制被称为“银手铐”,它与更常见的“金手铐”——期权制度有所不同。员工持股制度背后的理念是任正非想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让大家“一起做老板,共同打天下”。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绩效优异的员工才有资格获得股票。

有学者认为,上市将导致小部分人变得非常富裕,而大多数员工会失去工作动力。华为坚持不上市,并长期实行目前的员工持股制度,有助于确保公司始终坚持以集体奋斗为导向的价值观。

高瞻远瞩

员工持股制度不仅能助力华为吸引并留住艰苦奋斗的员工,还能使公司作出长远规划。任正非认为这一制度也能让员工朝着他们的目标和公司长远愿景不断努力。例如,华为通常制定5至10年发展方案,而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大多数华为友商则按照财政季度或财政年度制定计划。民营企业的身份让华为可以制定10年发展规划,而其友商则需竭力应对资本市场的各种短期变动。

例如,华为引入了轮值CEO制度,在此制度下,由3名副董事长轮流担任CEO,轮值期为6个月。同时,任正非扮演导师和教练的角色,在重大决策上行使否决权和弹劾权。这种创新的管理结构是从《会飞的水牛》(Flight of the Buffalo,作者JamesBelasco、Ralph Stayer)一书中获得的灵感。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3位轮值CEO轮流带领常务董事会履行日常公司管理的职责,很难想象这样的制度如果用在上市公司会发生什么事情。

审慎决策

任正非一向不主张在重大战略上快速决策,他总是迫使自己多花时间进行反思。华为公司也是如此。这样的决策风格也是由公司的员工持股制度所决定的。员工持股制度能确保决策权处于公司控制之下,任何外部投资者都无权左右公司决策。华为在制定未来规划时有更大的自由度,受市场的影响也更小。而轮值 CEO制度也有助于实现更审慎、更民主的公司决策。

华为还强调“思考的力量”。华为的哲学是“思考能力是一个公司最可贵的品质”。例如,华为确保知识交流成为公司的例行活动。每个办公室都陈列着各类书籍,鼓励高管阅读他们专业之外的书籍。公司还不断将任正非和高管的思想传达给每位员工。然而,更重要的是,公司也及时收集员工的反馈,完善高层思想和公司的各项决策,这样的举措彰显了中国本土公司的国际化特征。

许多人都知道任正非曾在部队服役。他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他认为这段经历培养了他努力奋斗的良好品质,这一品质从华为初创时期他最喜欢的口号——“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中也能体现出来。迄今为止,华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成功经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