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中国川菜产业园7项目集体动工总投资20亿

中国川菜产业园7项目集体动工总投资20亿

发布于:2015-06-26 16:56:00 来源:财富成都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财富成都的“中国川菜产业园7项目集体动工总投资20亿”,希望大家喜欢。

财富成都商业快报:四川新希望和南方希望实业共同出资5.6亿元,增建乳饮料生产基地;北京颐康元创新食品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布局早餐、面品、新派川卤系列等……昨(26)日,中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特色产业化园区——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7项目集体动工,总投资达20亿元。

7项目集中开工 打造200亿特色产业园

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是全国唯一的以菜系命名的特色产业化园区。此次集体动工的有新希望二期乳饮料生产基地项目、高福记20万吨方便川菜GMP生产线项目、北京颐康元川味禽肉主食加工中心等7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

据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实现全口径税收2.6亿元以上,为当地提供劳动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

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银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不仅仅吸引了像高福记一样的知名川菜企业,同时也吸引着上海满记甜品西南生产基地这样的时尚餐饮企业,整个园区焕发着勃勃生机。”

“郫县人就是要发扬‘敢抢、敢拼、敢闯’精神,卯足劲头‘马上就办、马上就干、干就干好’,努力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创新要素完备、质量效益突出、产业生态融合、充满发展活力的川菜及调味品产业集聚区和核心区,全力培育在全国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川菜行业大企业大集团。”郫县相关负责人称,动工仪式后,郫县川菜产业化园区将继续加快项目引进、加快项目建设、实现川菜园区跨越发展的新高潮。

创新驱动 “新常态”下郫县经济再发力

根据中国川菜产业园园区发展规划,力争到2018年,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10亿元以上,使川菜及调味品产业成为支撑郫县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这标志着川菜园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将有力地推动郫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创新升级、稳中有进的新常态。”研究成都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称,在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创客小镇的同时,郫县再次发力全国唯一以菜系命名的特色产业化园区,这是郫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初步成果,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具体体现。

位于城西的郫县,正深入贯彻省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推动企业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揭秘:7大动工项目不乏“高科技”

北京颐康元川味禽肉主食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周期18个月。预计项目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和利税5000万元,可解决当地劳动用工150人。

四川洋得利食品有限公司火锅底料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8000万,主要从事火锅底料生产,建设周期18个月,计划动工时间2015年6月,预计项目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年利税1200万元,可解决劳动用工200人以上。

计划投资5.7亿元的四川新希望安德华西乳业有限公司是由四川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和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项目位于成都市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建设周期12个月。项目建成后单班日产各类乳及乳制品650吨,年产能达20万吨。

满记甜品“西南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主要建设450吨冷加工产品生产流水线,300吨热加工产品生产流水线,以及国际先进的净水处理系统,全自动包装系统和冷链控制物流系统。项目预计2015年6月底动工建设,建设周期18个月。预计建成后年产值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000万元以上。可让100多名具备初步工作技能的人员实现成功就业。

四川徽记豆匠二期大豆蛋白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8亿元,建设周期18个月,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4000万元以上,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个以上。

四川红灯笼川菜调味品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进行调味品加工,建设周期18个月。预计项目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200万元以上,可解决劳动用工300人以上。

四川高福记20万吨方便川菜GMP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2亿元,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方便川菜GMP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项目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8亿元、年利税1.1亿元以上,可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编辑:高伟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