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 国际论坛:中国经济向新增长模式转型

国际论坛:中国经济向新增长模式转型

发布于:2014-06-30 06:39: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国际论坛:中国经济向新增长模式转型”,希望大家喜欢。

尼古拉斯·拉迪

如果对中国政府的改革计划评分,我认为可以打满分。随着中国经济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降低。当然,所有人都意识到,经济改革需要时间

当前,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前景发出了一种悲观主义论调,夸大了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却忽视了中国政府制定的改革计划的潜能。

应当看到,有几个因素让中国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变得很低。首先,中国所有的信贷都来自于国内,意味着中国不会受到外国融资条件变化的影响,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的危机是由外部引发的。第二,中国银行的信贷扩张很大程度上源自存款的支持。第三,中国的金融体系几乎没有贷款或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而证券化是导致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中国国民储蓄率依旧很高,使得大规模信贷积累成为可能。最后,伴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遭遇资本外流,不得不被迫加息,但中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受资本外流冲击较小。

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被夸大了。债务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支付利息。中国在金融危机高峰时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相关债务自动得到财政收入的支持。至于房地产市场,中国放贷首付比例高,难以发生类似于美国那样因房价下跌引起的金融崩溃。

如果要对中国政府的改革计划进行评分,我认为可以打满分。这些改革足够促进经济增长,如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消除国有企业垄断、放开私营部门的竞争等。中国央行长期以来规定了储蓄利率的上限,如果逐步放开存款利率,将导致利率水平显著上升,这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效应,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储蓄者的收入提高了,银行贷款也会流向能获得更高回报、更具效率的领域,特别是私营部门。消除垄断将会放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增长提升效应。

随着中国经济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降低。当然,所有人都意识到,经济改革需要时间。如果中国政府确定的经济改革得到真正推行,中国经济将能够保持相当快速的增长,在中长期内增长率非常有可能继续保持在约7%。

(作者为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30日 03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