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丹麦美人鱼雕塑(美人鱼是丹麦的标志性景点吗)

丹麦美人鱼雕塑(美人鱼是丹麦的标志性景点吗)

发布于:2024-08-09 11:16:14 来源:互联网

据新华社6月15日报道,继两周前被不明身份人员泼红漆以抗议法罗群岛捕鲸活动后,丹麦标志性雕塑“小美人鱼”13日夜再一次遭人为破坏,雕塑被泼上蓝色油漆。

不法分子同时在雕塑前的空地上用丹麦语留下“释放阿卜杜拉”的字样。哥本哈根警方说,一名当地居民夜间外出遛狗时发现有人对雕塑实施破坏并报案。

警方正在查找一名身高约1.7米、满头金发的女性嫌疑人。目前,尚不清楚“阿卜杜拉”所指何人。

据在丹麦工作的中国导游崔琳介绍,她14日早上带团到“小美人鱼”景点游览时,发现雕塑左半身及腿上被泼上蓝色油漆,警方在景点周围拦起警戒线,游客只能从远处参观美人鱼。而皇冠餐厅老板夏光谱上午10时左右经过该地时,发现油漆已基本被清理完毕。

5月29日夜间,不明身份人员向“小美人鱼”雕塑泼洒红色油漆,并在雕塑前空地上写下“丹麦,保卫法罗群岛鲸鱼”等字样。

“小美人鱼”雕塑位于哥本哈根长堤公园的港口岩石上,由丹麦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创作。历史上,“小美人鱼”雕塑也曾多次遭到破坏。

“小美人鱼”代谁受过?

据人民日报14日消息,素以幸福指数最高、社会高度文明而著称的丹麦,不久前却发生了一桩不太“文明”的事——作为丹麦地标之一的小美人鱼铜像,被人泼了一身红油漆。原本青铜色的精美雕像,现在从头到尾“血淋淋”的,令许多观者感到不忍直视。

小美人鱼铜像是丹麦的象征,堪称国宝。它以安徒生童话中的形象为原型雕铸,被视为纯洁和善良的化身,拥有世界知名度。此次小美人鱼铜像遭破坏,在丹麦乃至其他不少国家都引发了巨大争议。泼漆者被推测是动物保护人士,因为在雕像前的地面上,还用同样的红漆写着——丹麦一直在维护法罗群岛的捕鲸行为。

法罗群岛的渔民在每年夏季猎杀长肢领航鲸的传统已经延续了400多年。与日本等一些国家常年从事商业利益驱动的大规模捕鲸行为不同,法罗群岛自然条件较恶劣,土壤贫瘠,当地人无法依靠农作物收成维生,而捕猎的鲸肉和鲸脂是他们食物重要来源。尽管每年捕杀数量仅为该物种总量的约0.1%,但是渔民在浅滩宰杀鲸后留下的大片红色血迹,仍令人们难以接受,更是招致动物保护人士的愤怒谴责。

不过,一位居住在丹麦的朋友却这样告诉笔者,法罗群岛位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之间,和格陵兰岛一样,都是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拥有自治政府、议会和独立的行政权。同时,尽管丹麦是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成员国,但在法罗群岛的捕鲸活动并非由国际捕鲸委员会监管,而是由当地政府监管。所以,向丹麦政府抗议,阻止猎鲸,好比“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于是,抗议活动就产生了以下怪圈——一些动物保护人士每年都以各种形式向丹麦政府抗议无果;激进的抗议者不惜破坏丹麦国宝、以引起各界的重视,可结果还是不了了之。猎鲸的传统照旧,泼漆者也很难被追查,独留下无辜的小美人鱼黯然神伤。

小美人鱼铜像自1913年落成以来,遭遇过“斩首”“断臂”,还被从底座上抛入大海……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信仰抑或追求的各类人士中,有的不断利用人们对小美人鱼的关注,借伤害行为吸引舆论的眼球;有的甚至仅因意见得不到满足,就拿小美人鱼出气。

英谚有云:“自由过了头,一切乱了套。”不论是继承传统的自由,还是表示抗议的自由,都不应没了边际、失了界限。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或许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以更文明的方式实现表达的自由更加有效。在反捕鲸领域,一些海洋环境组织在积极行动,通过收集签名、请愿等方式,沟通和交流一直在进行中,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出现在丹麦的激进抗议行为,只会在破坏国家文物的同时,将环保行为的正义性打上折扣。

表达多样观念,不等于可以无底限地实施对抗行为。现代社会的文明要素,缺不得理性和包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