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元朝历史简介(元朝的历史如此短暂,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元朝历史简介(元朝的历史如此短暂,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发布于:2024-01-25 18:28:05 来源:互联网

元朝的历史朝代: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在政治上结束了从五代以来多政权并立的社会局面,统一了中国;公元1271年,元始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迁都北平,建立了元大都,开创了元、明、清三朝在北平建都兴国的历史。

忽必烈曾受命主持中原汉地的政治,逐渐理解、接受了汉族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即所谓的“以汉法治汉民”。其后,忽必烈仿效前朝之规,略加变更,定官制,修都城,兴礼乐,制定了一代典章制度,终元之世,为此后诸帝所遵守。

元朝在水陆要道修建驿站得到重点开发,农业与手工业逐渐得到恢复,某些边疆地区注意兴修水利,科学文化继续发展,海外贸易与中外文化交流有所扩大。

元朝实行了民族歧视政策,推行不平等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级制度,使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红巾军起义严重动摇了元朝的政权统治,取而代之的是1368年建立的明王朝。

一、元朝农业的发展:元朝统一后,元世祖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他下令保护农田,禁止侵占农田作为牧场,并设立劝农司、司农司、营田司等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颁行《农桑辑要》指导农业,成立村社对促进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措施的实施和人民的努力下,屯田大规模地铺开,水利的兴修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二、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元代大有发展。到元代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广泛种植。棉纺织业作为一种农村的家庭付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发展起来。在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以黄道婆为道的一批精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元代大运河:元代仍依靠旧运河进行水陆运输,其路线由长江辗转入淮河,逆黄河而上达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陆运180里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再运至大都京城。运河依次为:通惠河、通州运粮河、御河、会通河、济州河、扬州运河、江南运河。大运河经过了今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联系成一统一的水运网,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四、元朝的海外贸易: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朝先后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县南)、广州、温州、杭州设置了7个市舶司。其中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商港,由此出口纺织品、陶瓷等日常生活用品,进口丁香、豆蔻、胡椒、钻石、珠宝等。

元朝的海上贸易十分广泛,同亚、非、欧各国的交往频繁而昌盛。

五、元朝的对外外交与对外经贸为明朝“启蒙启迪”对外外交和对外经贸、郑和七下南洋•西洋“奠定了根基基础作用与价值意义上导图。”

六、元朝的科技与文化:元朝天文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元朝《农桑辑要》《农书》《元朝秘史》;元朝的元曲。

关汉卿是元代伟大的戏曲作家,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其代表作《窦娥冤》。

元代戏曲作家:白朴;元代戏曲家、散曲作家: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

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都是醉心于山水创作并卓有成就的文人画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