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中国加大力度“用好养好”黑土地(专家解读)

中国加大力度“用好养好”黑土地(专家解读)

发布于:2022-08-15 09: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中国加大力度“用好养好”黑土地(专家解读)”,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加大力度“用好养好”黑土地(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周 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15日 第10 版)

6月1日,黑龙江黑河五大连池农场集中机械力量,对大豆大田作物进行中耕作业。陆文祥摄(人民图片)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中国自8月1日起正式实施黑土地保护法。该法系统阐明了黑土地保护的对象、主体责任、投入保障、技术支持以及黑土地破坏的惩罚措施等内容,旨在保护富含有机质、适宜种植农作物的黑土,以稳定国内粮食产量。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东北是粳稻、大豆和玉米的重要产区。肥沃的黑土是该地区的特殊产物。中国近年来加强了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包括努力保护该国最宝贵的黑土地。到2025年,中国计划把黑土地中的有机物增加10%。

作为全球仅存的四大黑土分布地带之一,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地开垦时间最晚,粮食产能增速却最快。数据显示,1980年,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约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25%左右。另一方面,与世界其他黑土区相比,中国东北黑土区面积仅排第三,其占比虽不到全球总面积的15%,但肩负的粮食增产使命却相当重大:耕地面积仅有2.78亿亩的东北黑土区承担了中国近1/4的粮食总产量和1/3的商品粮调出量,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粮仓”,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黑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凭借“军民结合”的独特屯垦方式,在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亮点,更是独创了吉林“梨树模式”、黑龙江“海伦模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由此,东北黑土区成功实现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化、长期过度开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东北黑土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中国科学院去年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指出,近60年来,东北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下降了1/3,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50%。2019年,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高达20%。相关专家预测,根据黑土层的形成速度,如果东北黑土继续以当前的速度退化,或许东北黑土未来将不复存在。

为推动东北黑土区早日摆脱“亚健康”状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高度重视黑土地的保护。早在2015年,东北多地就已开展轮作休耕制度、秸秆还田模式等多项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陆续出台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多项旨在加强黑土地保护的政策措施。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全球首部关于特定土壤类型的国家级法律文件,此次新实施的黑土地保护法意味着黑土地保护政策措施正式上升为法律制度。

此外,中国高度完善的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对黑土地的保护功不可没。得益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中国早在2019年底就已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极大提升了黑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保护实效。

为“用好养好”黑土地,有关部门还应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开展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永续利用,有效遏制黑土耕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退化趋势;二是在继续推广科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科技创新,建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充分调动农民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对黑土地利用从原先的“掠夺式经营”转变为“用养结合”的思维模式,营造良好的黑土地保护氛围;四是大力发展黑土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东北黑土区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杜珂采访整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