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为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贡献中国智慧

为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贡献中国智慧

发布于:2022-06-27 09:0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为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贡献中国智慧”,希望大家喜欢。

为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贡献中国智慧(看·世界遗产)

本报记者 齐 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27日 第11 版)

2022年对于全球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节点。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正式通过。2022年逢公约诞生50周年。这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新一轮全球性反思与展望。

在过去的50年间,世界遗产体系成功汇聚、保留了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共同价值的古迹遗址,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记忆遗产、文化景观以及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独立发展的行业类型遗产。在即将开始的第二个50年,世界遗产则不再只简单展现“文化”“自然”色彩,而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目标深度融合,通过推动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共同面对来自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种种难题。在此背景下,“下一个50年”的责任与路径选择面临巨大挑战。

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来看,2022年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还意味着更深层的节点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都迎来了实施40周年;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也于当年6月加入这一公约;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系统”项目,中国已是拥有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排名第一的国家;2012年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2022年,中国还将主办《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中国目前也拥有最多的“国际湿地城市”……

在遗产、遗产价值成为社会生产资源的当今,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呈现出朝气蓬勃、与全球发展息息相关的态势: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在所有遗产相关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全方位、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遗产大国保护体系,取得了大量成果。更重要的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中国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责任感更强,真诚地希望分享中华民族传至当代的历史智慧,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力量。

以世界遗产来讲述“中国故事”有其特殊性。中国的世界遗产规模、生成过程,全社会参与保护和使用遗产资源的水平,可能是世界其他地区并不熟悉甚至难以体会的——我们一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遗产地范围,就跨越了地球的9个纬度,覆盖了人口最为稠密的多个城市圈。东亚地区有许多共同延续至今的文明智慧,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得到更多有效传播。

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有着长期互通有无、交流借鉴的历史。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历程,也可视为全球范围的遗产理念传播史。以“下一个50年”为契机,我们应围绕遗产传播“公共性、真实性、实践性”的特点与原则,建立起以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平台体系。在贡献、分享中国智慧时坚持公共性原则,不仅体现世界遗产共同、共有、共享的宏观视野,更可在多边合作中推动相互尊重与包容。真实性是遗产信息的重要特征,强调描述的具体事实不仅应合乎客观实际,也需要符合遗产的“真实、完整”要求。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真实性是达到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新兴的领域,我们还需要大批国际化传播人才和社会力量,能够将不同领域、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那些了解领域发展动态,熟悉世界遗产公约规则又在新闻、教育、旅游文创中有长期“摸爬”经验的遗产传播实践者,将在未来大受欢迎。

在共同、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我们相信:唯有脚踏实地,推动国际社会紧密合作和更加积极、主动地贡献分享,才能实现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的《福州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为后代维续一个开放、包容、能够自我调适、可持续的未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 探寻,在高山密林深处(美丽中国)

    探寻,在高山密林深处(美丽中国)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探寻,在高山密林深处(美丽中国)”,希望大家喜欢。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调查西黑...

    2022-06-09

  • 张信荣:“搞科研,就要走新路走难路”

    张信荣:“搞科研,就要走新路走难路”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张信荣:“搞科研,就要走新路走难路””,希望大家喜欢。张信荣:“搞科研,就要走新路走难路”...

    2022-07-11

  • 十八个新职业信息向社会公示

    十八个新职业信息向社会公示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十八个新职业信息向社会公示”,希望大家喜欢。十八个新职业信息向社会公示《 人民日报 》( ...

    2022-06-15

  • 打开求职就业的“快速通道”

    打开求职就业的“快速通道”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打开求职就业的“快速通道””,希望大家喜欢。打开求职就业的“快速通道”本报记者 黄敬...

    2022-07-11

  • 中核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严密设计安全检修

    中核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严密设计安全检修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中核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严密设计安全检修”,希望大家喜欢。中核集团首席技师何少华——严密...

    2022-06-14

  • “深蓝1号”首获丰收

    “深蓝1号”首获丰收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深蓝1号”首获丰收”,希望大家喜欢。“深蓝1号”首获丰收《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9日...

    2022-06-09

  • 张沙:胸怀人间大爱守护法治清明

    张沙:胸怀人间大爱守护法治清明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国网的“张沙:胸怀人间大爱守护法治清明”,希望大家喜欢。张沙,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2022-07-19

  • 为地球减碳1亿吨,阿里云低碳科技加速器发布

    为地球减碳1亿吨,阿里云低碳科技加速器发布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为地球减碳1亿吨,阿里云低碳科技加速器发布”,希望大家喜欢。数字化是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基础...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