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时代的艺术不会褪色短短15秒的视频,获得300多万次点赞

时代的艺术不会褪色短短15秒的视频,获得300多万次点赞

发布于:2018-10-23 07: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时代的艺术不会褪色短短15秒的视频,获得300多万次点赞”,希望大家喜欢。

时代的艺术不会褪色

马苏薇

时代激发了艺术创作活力,而经典作品也记录下时代的进步与革新

最近,当代超写实主义画家冷军火了。在一段冷军作画的短视频中可以看到,画中女子毫发毕现,整幅画作如高清照片一般。短短15秒的视频,获得300多万次点赞。

冷军的超写实画作能够走红并不令人意外。38年前,同样有一位画家创作出了改革开放后的经典之作《父亲》,这个人就是当时正在四川美术学院读大三的罗中立。《父亲》以巨幅人像尺寸与极尽精微的画法,描绘了一位农民的形象。这幅作品在当时便引发轰动,很多人写信给罗中立表达喜爱之情。最近,当这幅作品在“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展(1978—2018)”上再次展出时,依然有许多人在画前驻足良久。

是什么跨越了时空构建起观者与作品的共鸣?是什么让一幅作品能够获得广泛而持久的赞誉?是艺术记录时代、推动时代的担当。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古往今来,许多能够被称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往往因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如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使人瞬间走入画面,回到那个万象更新、激昂振奋的年代。又如德拉克洛瓦以《自由引导人民》纪念法国七月革命,使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再如老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凭借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成为了解16世纪欧洲农村的一扇窗。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令人从中一窥时代面貌,继而体验到一种与永恒时空的连接。

时代,激发了艺术创作活力。回顾改革开放40年,广廷渤的《钢水·汗水》为普通炼钢工人塑像,勾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回忆;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以抒情性的意境美,呼应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对未来的向往;吴冠中的《春雪》则将西方现代艺术抽象语言与中国传统水墨写意表达相结合,呈现出一代艺术家对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探索……40年来,这些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在不断求新求变中,也记录下时代的进步与革新。

艺术,也可以振奋人们的精气神。潘鹤的雕塑《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塑造了一头身体前倾、肌肉紧绷、正在猛烈拉动身后树根的公牛形象,展现的正是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改革者,也成为了“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物”。优秀艺术作品是情感的浓缩、思想的升华,往往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在激发亿万心灵共鸣的同时,凝聚起强大的前行力量。

40年,艺术与时代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每一个中国人的艺术生活也都在悄然变化。美术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免费开放的公立美术馆与各具特色的民营美术馆都向公众敞开怀抱;从家家门口贴年画到客厅挂起装饰画,中国家庭的审美需求日益旺盛;从学校同质化的美术课堂到美术馆里个性化的艺术教育课程,美育得到更广泛的重视……种种变化成就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美术时代。当我们重新审视社会变迁的时代大展厅时,就会发觉斑斓的艺术早已汇入时代的洪流,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描摹下绚丽的一笔。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3日 05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