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

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

发布于:2016-06-08 06:58: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勾起历史瘾 十二年行走中国

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

敖阳利

今年28岁的英国人李轶睿(Daniel Lightwing)毕业于剑桥大学,现居住在英国伦敦,从事高频交易工作。

自2004年第一次到广州,12年间,李轶睿的足迹遍布中国20余个省份、100多个城市。“中国太大了,还有好多地方没去过。”李轶睿说。只要能休假,他每年都会来中国旅行,一般是用两个月的时间游览。他正在考虑今年是去甘肃、宁夏,还是东北。

不同于一般外国游客,李轶睿有着独特的旅游“癖好”,他把自己戏称为“古怪”的外国游客,靠一双脚板,走成了“中国通”。

在李轶睿绘制的中国旅游地图上,红色方块小点标记出他曾到过的中国省份:从东北平原的辽宁、华北平原的河北到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等,从华中地区的河南、江西、湖北到西南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等;而绿色的圆点则标记了他在中国爬过的黄山、泰山、太白山、琅琊山、玉龙雪山等名山高峰。

“每次爬山都有特别的回忆”

黄山是李轶睿爬的第一座名山,也是他最喜欢的一座山。对于他来说,爬山不仅在于欣赏风景,他更喜欢用一整天的时间从山脚爬到顶峰的感觉。而最让李轶睿难忘的,还是每次爬山的特殊经历。

去年8月,李轶睿去了贵州铜仁的九龙洞景区。九龙洞位于骂龙溪右侧观音山山腰。下山时,李轶睿迷路了。几经周折走到了回县城的国道上,但是路上没有任何出租车。碰巧他遇到了3位和尚,便跟着他们坐公交车一起回城。

快到铜仁市区的时候,李轶睿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其中一位老和尚判断估计是落在了之前乘坐的公交车上,于是便告诉司机赶紧掉头。10分钟左右,司机追赶上了那辆公交车并按喇叭让它停下来,李轶睿在公交车座椅下找到了自己的钱包。

“感觉很夸张,很像一个电影里面的那种追车场景。”李轶睿说,“真是太感谢那位老和尚了,如果没有他,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处理。”

酷爱探访历史遗址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租车去乡村寻找百度地图上所显示的陵墓。只要是我听说过的历史人物的陵墓,我一定都要去。”李轶睿说:“《三国演义》中主要的二三十个人物角色的陵墓,我已经都去了。”此外,他在地图上将曾到访的陵墓做了标记:康熙、慈禧、雍正、项羽、朱元璋、刘邦、李世民、岳飞、韩信、隋炀帝等以及明陵十三陵,甚至精确到陵墓的经纬度。

李轶睿是个中国“历史迷”。他对名人陵墓尤其是三国历史人物陵墓的兴趣,主要是源于他对中国历史的喜爱。13岁时,他看了英文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兴趣。“那时DVD和网络尚未普及,所以花了几百英磅从中国进口了好几十个CD的套装。”李轶睿说。之后,他又陆续看了《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历史题材电视剧。

寻找陵墓的经历有时也会很曲折,最令他难忘的是探访南昌瑶湖边上东汉陵墓遗迹。据古代记载,三国东吴大将黄盖、周瑜、吕蒙等都被埋在南昌东边的瑶湖边上,但地图上查不到。当时,李轶睿得到唯一的线索是10年前一位记者在当地访问时,得知一位叫闵中番的80岁老人发现了被露出来的东汉陵墓遗迹和砖头。去年7月他到南昌,费尽周折找到了闵老先生,见到了两个东汉墓碑,和当地村民一起到了陵墓现场,发现了很多墓砖。

感受中国十年变迁

李轶睿在中国旅游的十几年间,切实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回忆说,10年前第一次到洛阳,几乎没有看到高楼。路上也只有三轮车,当时去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是很累人的,而且也看不到任何外国人。

去年,李轶睿又去了洛阳,发现市中心的面貌完全变了,高楼林立,高铁、机场、地铁等交通出行工具都很完善;旅游景区也开发得更加完善,景区地图和宣传资料上都是中英双语,还有游览观光车等。

李轶睿第一次去西安也是在十多年前,那时从上海出发,要坐20个小时的火车,火车硬座坐着很难受。“去年从西安回上海坐的动车,很干净很舒服。”

“20年前,一般英国人只知道北京、上海和香港;10年前,他们又知道中国还有很多城市;现在,他们连中国的省份都知道一些,还了解台湾的概况,知道中国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李轶睿认为,这就是中国软实力的增强。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的思维已经融到一起了。”李轶睿坦言,从中国回去后,自己变得更尊敬长辈,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孝顺和忠诚,是中国可以慢慢提供给全世界的传统美德之一。”

2004年,李轶睿离开广州后去了上海,认识了一位盲人。老人来自安徽,李轶睿几乎每天都和他一起聊天,聊历史、政治、传统等,这期间他的中文也开始进步。“到现在还有人说我有江淮口音,而这短短的几个月,我学会了谦虚。可以说,与老人交往的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6月08日 第 08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 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

    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英国小伙游成“中国通””,希望大家喜欢。《三国》勾起历史瘾 十二年行走中国英国小伙游成“中国...

    2016-06-08

  • 大山里的蓝宝石——乡城高山蓝莓

    大山里的蓝宝石——乡城高山蓝莓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大山里的蓝宝石——乡城高山蓝莓”,希望大家喜欢。乡城蓝莓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的特产。曾经全世界...

    2019-02-27

  • 阳光下的信仰——初到西藏印象

    阳光下的信仰——初到西藏印象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阳光下的信仰——初到西藏印象”,希望大家喜欢。阳光下的信仰——初到西藏印象本报记者 ...

    2017-05-31

  • 中军联董事长谈旅游项目

    中军联董事长谈旅游项目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中军联董事长谈旅游项目”,希望大家喜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休假...

    2018-06-06

  • 去爱尔兰,这些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

    去爱尔兰,这些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去爱尔兰,这些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希望大家喜欢。去爱尔兰,这些地方你一定不能错过(...

    2019-12-09

  • 网约导游还需加把火(旅游漫笔)

    网约导游还需加把火(旅游漫笔)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网约导游还需加把火(旅游漫笔)”,希望大家喜欢。网约导游还需加把火(旅游漫笔)张 琪...

    2016-12-26

  • 黄鹤楼最是吊古怀乡处

    黄鹤楼最是吊古怀乡处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黄鹤楼最是吊古怀乡处”,希望大家喜欢。黄鹤楼最是吊古怀乡处(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本报记者 ...

    2017-04-08

  • 2020,中国旅游会更好

    2020,中国旅游会更好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2020,中国旅游会更好”,希望大家喜欢。2020,中国旅游会更好本报记者 尹 婕文 图游客...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