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深业上城展示中心,品鉴尚上生活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希望大家喜欢。在深圳这座华灯璀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一个占地约12万平方米的大型项...
2013-10-31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希望大家喜欢。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
较真一毫米 高楼入云端(德耀中华)
本报记者 洪秋婷
37年,44项工程,3600米建筑钢结构施工总高度,他亲历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37年,他扎根工地,辗转国内外8个城市,1.3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兢兢业业,挺起了我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钢铁脊梁;37年,他甘为人梯,培养出40多名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让爱岗敬业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他就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南粤楷模”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陆建新(见图,资料照片)。
“1982年,工友的一封信,带我来到了深圳。”现任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的陆建新回忆道,那封信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令人心潮澎湃。
带着憧憬与热情,陆建新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成长为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的高级专家。1984年,陆建新参与了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项目的施工。当时我国缺乏超高层钢结构建筑施工经验,陆建新和同伴们反复校核安装精度,最终完成了大楼测量,建起来的大厦至今依然耸立在深圳街头。
1994年,陆建新担任深圳地王大厦的测量负责人。同样没有先例可循,陆建新只有反复钻研,最终摸索出小棱镜配全站仪等测量方式,将大楼整体垂直偏差控制在当时世界最高标准允许偏差的1/3以内。为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树立了标杆……
“仅仅2毫米间隙,我整整3个月没睡好觉。”说起2012年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中遇到的技术挑战,陆建新记忆犹新。
平安金融中心项目需要使用4台大型动臂式塔吊,塔吊还得附着在井筒外壁,并逐步爬升到600米高空,这一做法在当时属于世界首创。由于一处部件存在2毫米误差,高处的大风开始吹动这4个“庞然大物”不断摇晃。
为了确保4个塔吊安全附着,同时又稳又快地“攀岩”,陆建新与团队研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统及其周转使用方法”。4台塔吊不仅稳稳附着在井筒外壁上,而且每次爬升都比传统方式快3—4天,32次爬升任务为项目节省工期96天,产生经济效益7680万元。这项技术专利最终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现在可以说,中国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世界领先!”陆建新说。
当了10年项目经理,陆建新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现场,巡查工地。每周一早上6时50分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工地,开安全晨会,春夏秋冬,雷打不动。刚参加工作时,陆建新从事了14年施工测量工作,此外,他还干过塔吊装卸工、开过卷扬机。白天带着仪器在现场奔波,晚上研读技术书籍,与工友们伏案探讨,看图纸、写写算算。项目图纸再厚,他也会在第一时间看完,确保不打“糊涂仗”。
论资历和能力,陆建新完全可以进入更高的管理层,在写字楼办公。这些年,也曾有其他企业多次以高薪请他任职,但他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我特别喜欢‘孺子牛’精神,脚踏实地、奉献奋斗。其实,摩天大楼都是在每1毫米的精度上积累起来的,我就是要专注地做好这一件事。”陆建新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19日 06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国网的“”,希望大家喜欢。 8月12日中午,由中外合资•浙江世友木业有限公司举办的品质世友•美丽中国行...
2013-08-19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可以很宏大,它可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
2013-06-28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中国新闻网的“”,希望大家喜欢。资料图 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中新网7月9日电(房产频道 张慧鑫)7月来到,尽管天气...
2013-07-09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荆楚网的“”,希望大家喜欢。原标题:5套住房变身65间“胶囊公寓”小区5套住房,变身65间“胶囊公寓”。昨天,汉口香...
2013-07-23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京华时报的“”,希望大家喜欢。京华时报制图何将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仅温州新建商...
2013-11-20
热门文章
2013年第四季度北京豪宅均价首超5万
中国房企千亿军团扩至7家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正源地产建设绿色城市地标铸成房产品牌丰碑
“地王”轮番上场谁来摁住地价稳住房价?
商业地产“地标”冲动 盲动上马或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