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楼市“调结构”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楼市“调结构”

发布于:2016-02-19 08:4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服务补“短板” 中小城市增“引力”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楼市“调结构”(市场观察)

本报记者 王俊岭

日前,央行、住建部、财政部共同决定,自今年2月21日起,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3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如果说这是解决楼市当前问题的最新药方,那么春节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则更像是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专家指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瓶颈在于供需失衡、区域失衡等结构性矛盾,未来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让农民形式上“进城”,更是让人们切实享受到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 “双高”并存制约发展 】

“在近期相关政策的带动下,部分经济发展较好、产业基础扎实、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明显回暖势头。但仍有一些地区早期出让的建设用地量过大,无力纾解高库存。政策本身对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提振效果较弱,楼市仍处于下降通道中。”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楼市分化格局的描述,代表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判断。

一边是“高房价”的火焰,一边是“高库存”的冰山。中国指数研究院最近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1月份全国60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39个下跌、1个持平,尽管环比下跌城市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跌幅超过1%的城市数量则有所扩大。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杭州等热点城市的上涨态势却并无太大变化。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楼市“双高”并存让一线城市的房产持续升值、三四线居民则资产缩水,不同群体贫富差距加大的同时,各种要素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另一方面,特大城市与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也在短期内有所增大。与此同时,由于各级政府财力仍受制于土地出让收入,“双高”并存在客观上也会加大不同地方政府的财力差距,进而影响一些职能的发挥。

【 更多城市需练“内功” 】

那么,这种巨大的差距应该如何缩小呢?

《意见》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思路。例如,在政策制度上,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同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再如,在区域布局上,则要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同时大力推动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格外重视城镇化“质量”对非城镇人口的吸引力,针对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海绵城市及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如何练好“内功”均提出了具体方案,以期让市民在一线城市之外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城市生活。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这些政策为“十三五”期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也表明了相关工作亟待加强。他认为,为了让人们生活、工作环境提高进而更好地发挥才能,无论城市硬件的建设还是城市产业化发展水平都需要同步提高,这样一个联动过程所带来的各个方面需求增长也将非常大。

【 护航经济转型升级 】

“需要看到,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意并不在于救楼市,也不应该为部分开发商盲目决策的市场行为买单,而是政府做好自己的事,即为更多人、更多地区提供更均等、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些事情无论有没有楼市库存,政府都会做。”刘小川表示,当前中小城市库存的确很大,其住房空置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中小城市只有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才能聚集人气,让更多不愿忍受大城市“高门槛”的人才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前来定居。

公共服务补短板,投资质量亦提升。资料显示,尽管我国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2%提升到如今的56.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水平还明显偏低。所以,也有不少分析人士据此指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衍生的学校、医院、交通、地下管网、文化设施等投资需求将在客观上对当前经济形成一种强大的正面推动力,不仅为经济升级、提质换挡、区域均衡发展等等赢得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2月19日 第 02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